吃水果的最佳時間
吃水果養(yǎng)生的最佳時間是飯前一小時。因水果屬生食,吃生食后再進熟食,體內(nèi)白細胞就不會增多。有利于保護人體免疫系統(tǒng)。
洗澡的最佳時間
散步的最佳時間
鍛煉的最佳時間
午睡最好從13點開始,這時人體感覺已下降,很容易入睡。而晚上的睡眠時間以22點至23點上床為佳,因為人的深睡時間在24點至次日凌晨3點,這時人的體溫、呼吸、脈搏及全身狀態(tài)都已進入最低潮,人在睡后一個半小時即進入深睡狀態(tài)。
24小時養(yǎng)生時間表
養(yǎng)胃時間表
7:00 喝杯溫開水
早起喝一杯溫開水,能清潔消化道、補充夜里身體流失的水分,稀釋漸趨濃稠的血液,還有益于早餐的消化吸收,促進排便。不宜喝涼開水,因為早晨是人體陽氣生發(fā)之時,喝涼水屬于“逆勢而為”,容易給胃部造成不良刺激。
8:00 早餐吃熱食
調(diào)查表明,不吃早餐會引發(fā)肝膽病、胃病。一份均衡的早餐中應包含谷類、奶類、肉類、豆制品以及水果、蔬菜等幾大類食物,每樣都吃點,以保證充足的營養(yǎng)。
9:30 晨練別受寒
冬季晨練要避開霧霾,親近陽光,“趕遲不趕早”。等陽光明媚、氣溫上升后,再出門鍛煉,運動時做好熱身,護好腰腹、關節(jié)。
12:00 午飯前喝湯
在食物比較干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況下,適量的湯水有益于消化和吸收,尤其適合在冬季腸胃“懶惰”時。湯水能夠稀釋唾液和胃液,但是對腸道消化液的影響很小。
15:00 找老友聊天
不少人生氣后一點胃口都沒有,原有胃病的還會加重。冬天人的心情容易隨氣溫一起變得低落,多和家人老友聊天,可以讓心變暖,胃也會隨之暖和起來。
18:00 晚飯別太飽
晚餐一定要控制在“七八分飽”。每頓少吃一點,兩頓正餐之間適量加餐,既保持總量,又不會讓胃挨餓。
19:00 站立助消化
胃容易有灼熱感(燒心)的人,盡量不要飯后躺著或久坐,否則容易反流到食道,使癥狀加劇。用餐后半小時以內(nèi)不要做劇烈運動。
護頸椎時間表
7:00 加個披肩或圍脖
出門前也別忘了披上一件披肩,抵擋秋風對頸背部的侵襲。
10:00 做個頸椎操
在座位上坐直,先做幾個深呼吸放松身體,然后分別做“前后點頭”。
19:00 吃個“補腎餐”
中醫(yī)認為,胡桃、山萸肉、生地、黑芝麻、牛骨等具有補腎髓的功能,可以把這些材料加入到你的晚餐中,以起到強壯筋骨,推遲腎與脊柱蛻變的效果。
21:00 學學大鵬展翅
看電視時,不妨見縫插針地學一學大鵬展翅:雙腳分開與肩同寬,然后緩慢地彎腰至90°,兩個手臂模仿大鵬飛行一樣伸展開。這個動作可以幫你增加頸椎部肌肉的韌性。
23:00 選個好枕頭
中間低,兩端高的“元寶形”枕頭對頸椎有很好的支撐作用,可以讓頸椎得到很好的休息。對于頸椎不好的人來說,放棄過度柔軟的彈簧床吧,木板床、棕繃床才是最佳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