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方的服用
服用季節(jié):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,冬季是萬物生機潛伏的季節(jié),也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佳季節(jié)。民間有“冬令進補,來年打虎”的說法。一般要求從“一九”立冬到“九九”即次年立春前后(11月上旬到次年2月上旬),約2個月左右。放寬些,可從霜降到次年春分。隨著儲存條件的改善,少數(shù)患者一年四季都可服用膏方。
開路方:就是在服用膏方前,醫(yī)生根據(jù)服用者的具體情況以及特殊之處,先擬一個小方案,讓他們試服短期的湯藥以觀察服用后的效果,尤其是首次服用膏方者。一般服用1到3周,甚至更長。具有清除余邪、循序漸進、醒脾開胃的重要作用。
膏方與湯劑不同,選用了大量滋補中藥,尤其是加入阿膠、鹿角膠、龜板膠等血肉有情之品,一般來說比較呆滯黏膩,易礙脾生濕,在服用膏方前都要有開路方,主要用調(diào)理脾胃,化濕燥濕之法,以提高脾胃運化功能,并袪其濕濁,為膏方的消化吸收創(chuàng)造條件。其次是防止關(guān)門留寇,服開路方,祛邪導(dǎo)滯,先清其源,再議固本。
膏方一旦熬制完成,往往需要連續(xù)服用一至兩月。有些人初次服用膏方,會出現(xiàn)這樣或那樣的不適應(yīng)癥狀,因此,會先使用開路方進行1~2周試探性調(diào)補,觀察其服藥反應(yīng),病人整體狀況較佳并對醫(yī)者所用的藥物較合適后,可以開始進入膏方使用。
服用方法:常用服法有3種,一是含化,即噙化膏方;二可沖服膏方,即白開水沖服;三是調(diào)服膏方,即膠質(zhì)難化膏方,隔水燉熱等。膏方講究空腹服膏,因胃腸空虛,吸收力強,若空腹服用不適,可在半饑半飽時服用,促睡眠的膏方可在睡前15~30分鐘服用;劑量一般每日2次,每次一湯匙(約20~30克)。具體多少應(yīng)根據(jù)膏方的性質(zhì)、疾病的輕重以及病人的體質(zhì)等決定。
注意事項:首先是忌口。服膏期間要忌食生蘿卜、萊菔子、綠豆及其制品、醬菜,少食油膩生冷及辛辣的食物,忌飲酒、抽煙。服膏方與喝茶或咖啡時間最好間隔3~4個小時。其次是特殊情況的處理。若遇感冒發(fā)熱、食滯需暫停數(shù)天,可暫停數(shù)日,待病情改善后再服方。舌苔厚膩者,服用猶如雪上加霜。還有不適宜服膏方進補的人群,如急于求效果的人,急性疾病和有感染者,慢性疾病發(fā)作期和活動期患者。
膏方的制作與保存
浸泡:除去膠類藥物外,將飲片放入潔凈的砂鍋或不銹鋼鍋中,用清水浸沒,一般要泡6小時以上或一夜。
煎藥:將浸過的中藥飲片加水,高出藥面1/3,常規(guī)煎藥法煎藥,頭煎約3小時,二、三煎約2小時。將三次的煎液混合、靜置、過濾,取上清液。
濃縮:將上清液煎煮濃縮,先大火后小火,不斷攪拌并撇去浮沫,防止變焦。隨藥汁變厚,要注意調(diào)整火候,不能太猛。人參等細料此時可加入,以濃縮至藥汁滴在紙上不散開為度,此為清膏。
收膏:在濃縮汁中加入糖和膠類(事先煉制或烊化),調(diào)節(jié)火候,充分攪拌。在即將成膏時,兌入黑芝麻、核桃仁等細料藥,邊加邊攪拌,混合均勻。以筷子蘸膏不易滴下,或滴水成珠為度。
盛裝:將成膏趁熱移入容器(經(jīng)過洗凈消毒干燥),貼上標簽,移入涼膏間,自然放涼,涼透后加蓋,若如未涼透加蓋,極易霉變。采用膏方包裝機包裝時應(yīng)趁熱。
保存:放置陰涼處低溫貯藏,如能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更佳。舀取膏方的湯勺要洗凈、干燥、固定專用?,F(xiàn)在流行塑料袋真空裝。